您现在的位置是:探索 >>正文

目前比较耐玩的手游-文化餐厅演绎别样风情

探索8人已围观

简介 谁说饭馆儿没文化 昆曲和变脸佐餐,老饕春节过得有面子 文化餐厅有商机,老板请汪世瑜当参谋 常常走动于各色餐馆的老饕们除了爱美味,也爱替味觉以外的感官找乐子。 这个春节,各种聚餐场地都升级,再 ...

    谁说饭馆儿没文化

    昆曲和变脸佐餐,文化老饕春节过得有面子

    文化餐厅有商机,餐厅老板请汪世瑜当参谋

    常常走动于各色餐馆的演绎目前比较耐玩的手游老饕们除了爱美味,也爱替味觉以外的别样感官找乐子。

    这个春节,风情各种聚餐场地都升级,文化再攻味蕾领地。餐厅其中,演绎翠越会的别样书画玉石主题餐厅、吴地人家原滋原味的风情昆曲秀、焦叶的文化东南亚歌舞扮演、巴国布衣川剧变脸……这些文化主题餐厅都成为了食客们热捧的餐厅对象,人们在大快朵颐之余,演绎又感受了鲜活的别样文化。

    食客们空前的风情热情鼓励了杭城的一些餐厅经营者,有人甚至找到昆曲名家汪世瑜,希望艺术家能为自己计划中的昆曲餐厅出谋划策。

    文化餐厅

    究竟有多红

    今年春节

    杭州人热衷就着文化吃大餐

    春节假期,巴国布衣的包厢、大桌都被预订一空。在餐厅经理苗富强的记忆里,如此火爆的人气,只在餐厅刚开业时有过。

    “变脸”是川剧的看家绝活,巴国布衣每天晚上6点半,都会准时上演10分钟的“变脸”。

    正月初三晚上,怕错过扮演,目前比较耐玩的手游家住城西的刘亚下午5点就拖家带口出门赴宴,6点28分,刘亚趁着音乐响起的间隙,趁热吃了几口菜,又往宝物儿子嘴巴里塞了个盐煎包,等好戏开场。

    灯光一亮,一位被戏服裹得严严实实的演员登场,一挥水袖,脸就从“白脸”转化为“红脸”,一蹬脚,又变出张包公脸。“甚至可以不扬手,只抬抬下巴,一秒钟时间就变了颜色,丝毫看不出破绽。”刘亚说,演员“刷刷刷”三分钟不到就变了14种脸孔,等刘亚从变脸绝活中回过神时,刚上的“石爆脆肠”,已经没有热度了。

    晚餐时分,如果你走进吴地人家,像是闯入了电影里的某个桥段——正红的装饰、雕花的门窗,每走几步就能看到线条繁复的工笔人物画和砖雕,颇有江南深宅大家的味道。餐厅中央是一方扇形戏台,唱者一身玲珑的旗袍,演绎才子佳人。而最大特色莫过于18个装饰无一雷同的包厢,分布于戏台两旁,均以昆曲曲目命名,如“西厢记”、“牡丹亭”,最大的一间可同时包容近40人就餐。所有包厢都有大面积落地玻璃窗,客人一眼就能看到戏台。

    由于主打昆曲,这家餐厅来的人都是超级粉丝,都是回头客。

    这几天如果你路过胜利河美食街,晚上7点,“运动会”的门口,还有人在等位子,在无聊的等待中,有人发现,原来门口摆着的鞍马,是楼云用过的;天花板上吊着的皮划艇是奥运冠军孟关良训练用的;玻璃柜里还有姚明签名的篮球;参加过环法比赛的公路赛车挂在墙上……甚至连办事员身上穿的都是上世纪80年代怀旧风的梅花运动服。

    于是,大部分人都会拿出相机、手机一顿乱按,然后心满意足地发到微博上。

    在吃饭间隙,经常会听到有人大喊一声:加个“跑步机”,“跑步机”是什么?其实就是杭州出名的“神仙鸡”。这类运动类主题餐厅也相当有卖点。

    看准商机

    杭州老板要在餐馆里搭戏台子

    实际上,杭州之外,近年各地的文化主题餐厅日渐流行。

    在吉林长春,有一个“汉文化主题餐厅”。餐厅特别配有汉乐和汉舞扮演,就餐的客人还可以试穿汉服,感受汉朝的服饰文化。

    懂行的人常说,去上海,去豫园,外面的人看夜景,里面的人看大戏。在占地1750平方米的剧院餐厅里,晚上8点,由顶级艺术家们专为豫园而排的音乐剧目准点上演,其中不乏击鼓、缎舞、功夫和杂技等扮演,一座九曲桥将餐厅和剧院首尾相连,别有一番滋味。

    在广州,有一些餐厅引进话剧餐桌秀,在很多人眼中,这样的场合,再精美的饭食也只能是陪衬。

    当然,文化与美食结合最经典的一个例子,还是北京皇家粮仓打造的厅堂版《牡丹亭》,那里面有最原生态的昆曲扮演。序曲是“牡丹宴”,自助式菜品算不上奢华,但足够精致。餐桌错落在梁柱与砖墙之间,食客身边有几处液晶屏幕,静静地把十八号仓里情形传送过来——演员正在那边整装候场,不紧不慢,气定神闲。

    吃完这顿饭,看戏人便可移步前往十八号仓。粮仓门口的巨幅海报打着商务精英新古典主义的消费典范的旗号,所以,最贵的票卖到1980元,最便宜的也要580元。

    十八号仓有60多个位子,而且只有周末演2场,上座率好的时候八成多,不好的时候也有六七成。

    如今,杭州也有个老板动起这个脑筋,要在餐馆里搭戏台子,而且是专业的戏台子。

    “新店7月份就开业,除了保持菜品质量,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边吃饭边看戏,越剧、昆曲、民乐都有,戏台子是专业的。”翠越会老总包锦耀说,现在的餐厅,拼得不仅是菜品、环境、办事,还有文化,特别是有特色的文化。

    包锦耀这一打算并不突然,翠越会虎跑店在去年10月搞了一台话剧《悲欣交集》——报告弘一法师的晚年生活,这是中国第一部园林式话剧。为此,翠越会还在几日之内制定菜单,全新推出了一桌素斋饭。有了这次试水,包锦耀更加大胆。

    “前段时间,杭州有个酒店老总,一个有文化的老总,想在南宋御街上搞个昆曲餐厅,找我帮手。”从厅堂版《牡丹亭》的导演汪世瑜的报告中,可以窥见餐厅经营者的野心。

    文化餐厅

    为何受欢迎

    汪世瑜:

    “文化牌”最有力,

    它让吃演变为文化消费     

    这些受欢迎的餐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除了鲜明的主题特色,更重要的是其浓厚的文化内涵,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人们享受艺术与美味的双重贪恋。特别是到了春节,倘若聚餐只能满足口腹之欲,未免太过单调,而有点乐子的餐厅就成为了首选。

    事实上,形形色色的个性餐厅,比如食疗餐厅、暗中餐厅、江湖餐厅、音乐餐厅甚至夸张的马桶餐厅等在杭州都曾出现,但能保持开下来的,屈指可数。其中,众所周知的是海滩运动主题餐厅“猫头鹰”在杭州水土不服,以倒闭告终。这也曾让杭州的主题餐厅一度低迷。

   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此前杭州开设的一些主题餐厅属于 “快生快灭”一类,营造成本过高、选址不当、消费昂贵、菜品粗糙。

    不过,这两年随着各地文化餐厅的盛行,在杭州又重新热闹起来。

    “如今的年轻白领们对昆曲的爱好大多源自其优美的唱词、细腻绵长的唱腔所营造的听觉美感。”汪世瑜认为,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里,在吃饭的同时聆听一曲恬淡温和、悠扬清雅的唱段,刚好可以放松心情。

    汪世瑜说,自己在深圳见识过好多武侠主题餐厅,有的潜心钻研无门无派的江湖菜,有的则玩起全套武侠COSPLAY。“餐厅必须要有‘王牌’:玩时尚、玩个性、玩文化。一个好的主题餐厅应该三张牌齐备,次之的,也需有一张牌突出。不过,此三张牌中我最推崇的还是‘文化牌’。”汪世瑜认为,文化餐厅使‘吃’这一单纯的行为演变成为一种文化消费。

    包锦耀:

    拓展社交空间,

    让请客的人更有面子     

    同样,包锦耀搞专业戏台子,搞文化餐厅,他的道理是,你可以买LV、Armani这些奢侈品牌,去夜总会买瓶洋酒甚至得上万元,或者抽一支雪茄,洗一个SPA,物质消费玩腻了,该转到文化消费吧。“当你玩腻了这些以后,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人的消费方式上去。这就是我要在饭店里搞传统戏曲的原因。我们的确也接待过很多这样的客人,有这样的要求,就是体面地请客,至少它标明了邀请人的一种品位和身份。”包锦耀说。

    饕餮客陈瑾认为,文化餐厅就如流行的桌游社交一样,意欲拓展社交空间的都市人巧妙地开发了原本沉闷的就餐时间,让就餐变得更有意思,更好玩。

    实际上,文化餐厅的出现并非偶然,而是“娱乐经济”的产物。杭州本地这些打着文化旗号的餐厅,实质依然承担了娱乐的功能。美国学者沃尔夫在他的《娱乐经济》一书中提出,绝大部分的消费品产业,都在竭力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,而要拨动消费者的心弦,“娱乐经济”则是一曲最具震撼力的乐章。

    沃尔夫说,消费者无论买什么,都在其中寻求娱乐的成分,因此未来多数产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地与娱乐相结合。而主题餐厅正是完美地将消费和文化娱乐结合在了一块儿。应该说,主题餐厅成功地将吃和乐紧紧地绑在一块儿,让消费者感觉自己掏一份钱,却享受到了两份乐趣。

Tags:

相关文章